企业集中采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4-14 10:32:12 1004次阅读 e交易平台

目前,随着各类招标代理机构的崛起,企业采购项目中存在的围标、串标等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第一,公共采购。

公共采购主要有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协商)、公开询价等方式,由于公共采购过程漫长,加之没有强制性规定,企业一般不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而更多地采用竞争性谈判(协商)、公开询价等方式。

 

如果企业公开采购一般商品和服务,就意味着现有的供应商可能会被替换。审核工作可关注在进行公开采购后,企业是否与已中标的新旧供应商同时签订合同,尤其是与框架协议签订的项目,对其实际采购数量和特定资金支付进行审核,如果表面上与已中标的供应商签订了供货合同,但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货物或服务被已中标的供应商采购,而且大部分货物或服务仍然来自旧供应商,那么,让公开采购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公开采购的目的,而且会影响企业形象,降低企业的信誉。

 

第二,关于非公开采购。

非开采购的方式主要有单一来源采购、邀请谈判、合同续签等。由于其过程耗时短、考察了解供应商成本低等特点,非公开采购在企业集中采购工作中占有一定地位。然而,非公开采购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 工作内容和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有效。问问采购部门的人员配置和分工,看看有没有工作量大但人员少的情况,采购量严重不匹配,很容易让市场调研和供应商考察沦为口号,影响企业的采购战略。

二、 约束机制是否科学有效;采购部制定的相关制度中,有没有对非公开采购作出具体的约束和机制,比如对单一来源采购和合同续签模式,是否在签订或续签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比较货物或服务质量,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以防止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货物、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规范和优化企业集中采购工作,对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