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学校食堂成了攫金“后花园”!守护好孩子的“盘中餐”已成为当务之急!
近日,常州市觅渡桥小学食堂原负责人潘娟娣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接受钟楼区监委监察调查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家长们对此表示高度的关注,纷纷评论自己家孩子的学校食堂也存在“吃不饱、吃不好、吃不起”的情况。
无独有偶。去年5月,常州市金坛第四中学食堂食品管理员陶俊华苦于自己在职教师的身份,无法直接负责食堂管理,于是勾结另外两所学校负责后勤的教师分别出资30万元,以其弟名义成立净菜配送公司,来掩人耳目。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他还多次向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学校相关人员贿送现金、提货券、烟酒等财物, 行贿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餐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吃饱的基础上,更要吃好。对此,学校必须对食堂定制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配餐,合理膳食,给学生提供每日所需的营养,让学生可以拥有更美好的学习生活。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源头上扎紧制度篱笆,学校才能真正为学生管好钱、供好餐。这就需要对学校食堂实行“委托管理+集中采供+资金监管”的独立运营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集中采购一管就“死”,一放就“散”。而e交易打造的食材采购平台,真正实现了食材采购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有效把握好学生的“入口关”。
01 摆正委托管理的位置
作为一个食材集中采购平台,主体机构既不是由各个学校组成类似委员会的松散机构,也不是由某个部门主抓的“肥水”机构,而是由e交易针对有各类餐饮服务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推出的食材采购服务全流程的互联网平台,其专业度把集中采购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这样有利于跳出之前采购工作的固有思维,食材集中采购平台可以通过实时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过往采购行为,预测未来采购数据,形成更高层面的采购策略,提升集中采购的权威性。
02发挥巨大优势的采购工具
自2020年上线以来,食材集中采购平台包括常州各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及内蒙新城宾馆在内,已有31家单位的84家食堂入驻平台,累计已完成22.4万宗订单,日均采购金额达23万元,平均节约率达15%。并且从一开始就吸引了129家供应商,如今平台已经建成了庞大的食材“供应商库”,对粮油、生面制品、调味品等16类食材、辅料直接对接专业食材供货商、专业类别供货商和大型超市。
在企业的采购实践中,“以量换价”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谈判筹码 。只有足够的量才会吸引强者的入局,这是食材集中采购平台的优势。
03降低采购成本的利器
各个学校由以前的独立采购,分别寻找供应商、议价、签订合同、结算等相关工作,变成现在只需要提供采购需求、下达采购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在食材集中采购平台上竞标,并自行配送。
平台也会发布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供应商的检测报告、采购单位关于供应商的检测报告以及供应商自行检测报告的方式来保障食材安全。
在此模式下,舞弊的空间也被压缩了,还能更好的控制成本和品质,进一步降低成本。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一些腐败分子为了个人私利,在采购过程中收受贿赂、操纵采购、以次充好、高价采购,或者私自侵占学校经费等,造成资源浪费,背离教育初衷。e交易食材集中采购平台“重拳”出击,铲除贪污腐败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